第(2/3)页 他不敢想,然而唇被她呼出的气息灼烧得几乎干裂,生出灭顶的渴望。 她突然停了下来,目光在他脸上转了半圈,对上他的眼睛,轻声一笑:“九郎不会是叶公好龙吧? 咫尺之遥,吐字的气息丝丝缕缕缠住他的唇,狡猾又灵媚地往里钻,牵绕,勾绊。 他喉头一紧,低头吻上她的唇…… 不知所起,不知所终。 灯花爆了几回,渐渐黯淡消无。 明月何皎皎,照我罗床帏。 纱帐内月色迷离,人影交错。 她紧紧环住他的身子,将耳朵贴在他胸口,听着凌乱的喘息声中,他为她心跳如擂鼓。 良久,月影阑珊,不复团圆…… 次日清晨,崔久带着奏章离开了康居国。 她以正使的身份送他到王城外,说了几句“一路顺风”之类的话后,含笑目送他远去。 “崔副使平时跟个小老头似的,这会儿能回京也高兴得不稳重了!”邓卫打趣道。 陆子衿笑了笑,一回头,却见郭凉神色怔忡,便安慰道:“等朝廷调来驻兵,你就可以回武威郡了。” 郭凉若有所思地看着她,问道:“你呢?” 陆子衿笑道:“至少六年吧!” 六年,或者一辈子。 …… 忙碌了一天,回到行馆时,月光清寒,覆瓦如霜。 梳洗罢,熄灯,躺下,满身疲惫。 纱帐内月色迷离暧昧,一如昨夜,甚至耳边仿佛还回荡着他一遍一遍唤她名字的情难自已。 她抚了抚锦被,轻叹一声。 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。 她经历过死别,没想到还会经历一次生离。 但是,正如她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在何时何地为他心动,她也清醒地知道他们不会有结果。 定西域的功劳已经拿到,崔氏一族不会再放他出京。 而她既然出走郑氏,就不会再冒险走进崔氏,更不可能放弃眼前的功业。 他这一去,应是永别。 也没什么舍不得的。 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 那样一个前途似锦的年轻人,值得更好的去处—— 以及更好的人…… …… 秋去冬来,春暖花开,半年转眼即逝。 这半年来,西域诸国时有兵乱,突厥也来扰过几次,她很少有空闲停下来怀念什么。 只是偶尔盼着朝廷音讯的时候,会想起他离开前的那个夜晚,暗笑自己竟迷恋起年轻男子的火热。 但真有年轻的王公贵族向她献殷勤,又觉得索然无味。 至二月末,战事暂罢。 康玉娘逐渐熟悉了政务,她也不再参谋康居国事。 闲下来后,便每日带着笔墨丹青到康居王城外,对着远山近野习字作画。 为此,康玉娘特意命人在城外为她修建了一座中原风情的亭子,又赐了几名美貌的侍者作伴,也不知打着什么主意。 亭子就建在官道旁,常有人来人往。 以往她写字作画时,不喜欢有人打扰,现在却喜欢听着车马人声。 当一串车轮压地滚过,伴着马蹄声错落,一般是远行的商队路过。 有时会是中原来的商队,望见这边着汉人服饰,便会上前打听,得知是中原使臣后,会献上一些中原风物。 她也都会尽数笑纳,顺口问几句故国人事。 今天这一支车队听起来车马众多,停下后,却十分安静,显得纪律严明。 她蓦然停笔,听着一人翻身下马,脚步声清晰地朝这边走来。 说来也奇怪,从前可以忽略的脚步声,不知何时,竟然能分辨出与众不同来。 她笑了笑,搁笔抬头,问:“怎么是崔郎亲自来这一趟?” 斜阳暖晖下,青年长身玉立,秀若芝兰,一笑,似朗月入怀。 “陆使在等人?”他不答反问。 她笑道:“或许真的是。” …… 永嘉二年,朝廷于龟兹设安西都护府,驻军两万,以宗室的清阳王遥领安西都护,原鸿胪少卿陆子衿任副都护,统西域军政事务。 …… “起初池侯荐你为都护,遭到许多反对,我心想,只要西域军政权在手,都护一职可徐徐图之,便向陛下献策,荐清阳王遥领都护——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