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章 姬丹-《大秦工程兵》
第(2/3)页
另外,为了避免出现偶发性状况比如涝灾、风灾、蝗灾等使实验失败。
许应又在其它地方以同样的方式开辟了几块实验田,甚至在三郡乃至秦国各郡都有。
这倒不是纯粹为应对偶发状况,而是许应想知道这沤肥在不同地区、不同气候是否有区别。
沈兵暗道这农家的影响的确非同一般,一做起实验来就不同凡响。
不过这似乎也正常。
这实验一个周期就是一年,如果有什么数据想知道难道还要再等一年?
所以第一年就应将各方面考虑清楚一次做完。
屯田就这样按部就班进行,随着水车和翻车大量投入,各方面都进行得十分顺利。
然而,在农期将近时粮种却出了困难。
这并非是嬴政调配不周。
事实上嬴政调配很合理,他采用了分段调配法节省时间。
所谓的分段调配,就是将调配距离分成两段甚至几段进行调配。
比如咸阳至邯郸有1500里,这距离如果将粮种直接调过来少说也要一个月,怎么都来不及。
但若是将其分为两段调配……咸阳至平阳,再从平阳至邯郸。
这两段派粮队同时出发。
也就是将粮种从咸阳运至平阳,同时平阳也将粮种运至邯郸。
如此一来,平阳的粮种一点没少,便相当于咸阳粮食运到邯郸。
而运送时间上却减半。
这种调配法在交通不便的古时十分常用,尤其在作战前线急需粮草时。
问题却是出在调配的路上……
赵国新灭人心不稳,且受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影响,许多百姓都选择落草为寇。
他们在野外与被打散的赵军联合,竟在三郡之地形成战力不低的大小流匪。
这些流匪想要生存自然要劫粮。
而此时粮队却又一队队在路上……
于是今天一小队,明天一小队,时不时就有粮队被流匪在半路拦截。
甚至还出现桥梁被恶意破坏的情况。
这通常是小规模流匪干的,他们无法与护粮队硬捍,只能破坏桥梁将运粮队阻在河前过夜,于是就可以混水摸鱼前去偷粮。
若只是偷粮也就罢了。
或许是出于对秦军的恨意,他们偷完粮后往往还会放上一把火将带不走的粮食烧了。
于是运往三郡的粮食一时十分紧张。
这些倒不关沈兵一行人的事,他们是不戴甲的砲师,剿匪护粮都轮不到他们。
只不过……
大批的兵士被调出城外要么护粮要么剿匪,而邯郸又有屯要田有城要守,王翦制下十余万军队居然出现兵员紧缺的情况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