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八章:对诗是真爱-《朕实在太难了赵岩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集贤院,后院。

    三十六位花甲老者,一字排开,正坐在集贤院清一色的梨花木椅上晒太阳。

    而一旁的御史大夫上官不悦和礼部尚书蔡悠则是站在那里。

    这些老者,除了白升江外,其他人的表达能力都不太行,如果不让他们处于最舒服的状态,他们根本什么都说不出来。

    而上官不悦和蔡悠若得不到大量的有效信息,根本就无法确定科举试题的出题方向。

    赵岩还曾专门敲打过他们一番,让这些老者去讲苦难,去讲官员是怎么对他们的,便能找到试题的方向。

    不多时,上官不悦和蔡攸见老者们都进入了舒服的状态,不由得开始问询起来。

    “刘大爷,在你年轻时,有没有经历过被官员欺负的事情,可给本官具体讲一讲!”

    刘大爷顿时来了精神,说道:“有,太多了,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受当官的欺负,他们抢粮抢地还抢女人……”

    讲着讲着,刘大爷开启了自己的节奏,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,从自己经历的,旁边亲人朋友经历的,甚至道听途说的故事,全都讲了出来。

    上官不悦和蔡悠各配有两个记录员,将他的话语内容全都记录了下来。

    起初,上官不悦和蔡攸还觉得有些乏味,觉得这些人能讲的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情,与大周江山社稷根本无关。

    但他们听着听着,突然意识到了这种故事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以往,他们的视角都是从士大夫的眼光去看待农田、赋税、商业的发展,根本没有考虑过百姓的心情。

    但现在听这些百姓来讲,二人才真正知晓寻常百姓过得日子到底有多难。

    是官都能扒他们一层皮。

    很多百姓之所以穷,不是因为不努力不上进,甚至没有找到致富的方法,而是士大夫官僚体系就像吸血虫一般,将他们本就所剩不多的盈余全都骗走了。

    而百姓作为食物链的最底层,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和与朝廷讨论规则的权利。

    说白了,大周的朝廷官员心中想的永远是如何管制百姓,而不是如何服务百姓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概念实在太过于超前,赵岩知道官员们现在是无法改变的,故而便准备从这些还未当官的士子入手,给他们传输一个“百姓大于天”的真理。

    上官不悦本就是情绪外露之人,在听完百姓讲得官员收刮民脂民膏,甚至一个小小的衙役都能决定半条街人的活法时,他足足一夜都没有睡着,并充满激情地写了一篇近乎五千字的策论文章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