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、第一百章-《玩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其他人改了半日卷子,都有些乏了,闻言精神大振,都问:“来,给我看看?”范镇手上那答卷当即在所有考官之中转了一圈,最后才转到欧阳修手上。

    众考官都觉这文章结构严谨,中心明确,文辞更是清新不流俗,看着叫人如饮甘醴。

    在读了两三百篇“应试作文”之后,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着实耳目一新。欧阳修见所有人都觉得好,便将它单独放到一边,招呼其他人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文章。

    王珪一向喜爱好文章,虽说这文无一华美辞藻,读来却无一字不雅致。

    阅卷本就是个容易疲累的工作,尤其是很多文章在王珪看来着实难以入眼,他便和欧阳修道:“那卷子先放我这边吧,我判卷累了,就拿起来看一看,好舒缓舒缓精神。”

    一听王珪这么说,其他人竟都有些意动,在座都是正经进士出身,也走过科举这根千军万马挤着走的独木桥,对文章的审美自然非常高。

    要他们看那么多一般士子写的文章,相当于让一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去吃清菜小粥,一次两次还好,次数多了心情肯定不太好!

    王珪这个“摆篇好文章在手边随时改善改善心情”的设想很快被贯彻下去,每个人都挑出一两篇摆在手边,批卷累了就拿起来细读一番,只不过看来看去,效果最好的还是范镇挑出来的那篇。

    倒是范镇,只看了第一回便没再看,勤勤恳恳地认真批卷。

    等数千份答卷终于改完,到了排名的时刻,第一毫无争议地给了那份众人用来“改善心情”并且效果极佳的文章,其他“舒缓疲劳”效果不错的文章也排在了前列。

    当然,诸考官都没打算把这件事宣诸于口,以免传出去后落人口实!

    欧阳修对着原考卷核定排名时,赫然发现那份众望所归的答卷属于今科年纪最小的考生,满打满算这小孩今年也不过十四!

    这样真的好吗?

    欧阳修有些沉吟。

    有年长的考官看出欧阳修的犹豫,提示道:“去年年初官家生了场大病,四月又遇大灾,因此去年九月改元‘嘉祐’。嘉者,美也;祐者,助也;今科群英荟萃,奇才辈出,不正应了‘嘉祐’之意。”

    欧阳修一听就明白了。官家身体每况愈下,且又子息艰难;去年黄河决口,开封遇灾,不管朝廷还是百姓,都需要点能鼓舞人心的好消息!

    若是让欧阳修曲意逢迎,那是肯定不可能的。但这答卷经众考官一致核定,分明就有排第一的资格,何不顺水推舟应了这事?

    对官家,欧阳修是十分敬服的,他勤勉而宽和,遇事不会专横独断,总能听取朝臣的意见,哪怕被当面喷得满脸唾沫也不会真正怪罪于谁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欧阳修对官家也于心有愧。作为一个男人子息艰难,亲儿接连早夭,不仅无人宽慰,他倚重的朝臣们还都在他重病痊愈后上书要他选立宗室子!

    欧阳修也是曾上书的人之一。

    于朝廷,欧阳修问心无愧;于官家,欧阳修始终心怀愧疚。

    既然这小孩文章出众,公布出去也无人能质疑,那这场省试出一个史上最年轻的省元也无不可!

    欧阳修亲自写下今科进士的第一个名字,而后就是第二、第三、第四……

    这名次,只是省试的排名,具体入选的三百余人如何定出身还得看殿试结果。

    殿试之后,前三都为一甲,属于“进士及第”;前二百为二甲,属于“进士出身”;余下的百余人则是“同进士出身”,意思是虽然水平没进士那么高,但还是勉勉强强给你个类似进士的出身吧。

    而状元、榜眼之类的都属于民间称呼,一甲第二名、一甲第三名都乃榜眼,意思是第二、第三名立于状元之侧,宛如其两眼。

    欧阳修把名单拟好,让考官逐个核实,确定无误后才上报。

    同一份名单,也由礼部官员统一张贴出去。

    此时历年春闱张榜处早被围得水泄不通,应考的士子、忠厚的家仆、设了赌局的关扑爱好者等等都已赶早等候在外头。看见礼部官员拿着三张红榜走出来,人群立刻躁动起来——

    春闱放榜了!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王小雱: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考官!听过吸猫的,没听过吸文章的!

    甜甜春!今天!早早更新了!

    并且更新了足足六千一!

    轻轻松松拿了第一是不是太夸张!可是!么有办法!甜甜春就是这么夸张!

    以前甜甜春追着一篇起/点文!结果!主角能得第一的!考官把他压到后面去!那个气啊!弃文了!

    后来那篇文好像被发现复制黏贴式抄袭(?)

    不几道!弃文了!不给第一!岂有此理!

    反正!甜甜春就是好这一口!

    俗套!

    美滋滋!

    (被打死

    注:状元、榜眼称呼参考文献《“榜眼”的意思及“探花”的由来》,谢谢烟熏小胖sky的纠正~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