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四百六十七章-《怪异管理公司》
但周平王如意算盘虽然打得好,却忽略了柏氏一族的作用,当年柏翳辅佐大禹治水之时,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,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,教给民众种植稻谷,促进农业的发展。此后,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担任虞官(《尚书·尧典》),掌管山泽,繁育鸟兽。而伯益的后人,包括费昌、仲衍、造父、处父辈以长于训鸟兽成立于世。
其二,柏翳发明了凿井技术。《经典释文》卷二井卦因《世本》云:“化益作井。“《吕氏春秋·勿躬篇》:“伯益作井。“这大概与其佐禹治水不无关系,毕竟在长期与水土打交道的过程中,是易于发现地下水的秘密的。你们现代的考古发掘证明,华夏水井的出现恰当与尧舜时期相差不远的龙山时代,可知传说有其根据。凿井技术的发明有重大的意义,在此技术发明之前人们不得不靠近河流定居,忍受河水泛滥的威胁。凿井技术发明后,我国古代北方广大平原地区逐渐为各氏族充斥,得以开发。
大禹之功在于治水,镇压妖魔,柏翳之功在于恢复民生,可以说柏翳的功劳不在大禹下,只是柏翳为人谦逊不愿与大禹争功,故而后世人鲜有知柏翳之能。
这一支柏翳的后裔,除了帝师柏蕙之外,其它人都擅长农桑水利之术,在柏氏族人帮助下,兴修水利,开拓良田,招揽流民……荒芜破败的镐京很快便恢复运气,其后非子建立秦国。柏氏一族便就在秦国扎根,但碍于周朝颜面柏氏一族不在以帝师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,因为柏氏一族只做天下之主的帝师,而我秦国只是诸侯国,没有资格让柏氏一族作为帝师,如若贸然越赞会遭到全天下共诛之!
天下人皆知鬼谷王诩纵横一门合纵连横操纵天下大势,我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六国离不开纵横一门的帮助,殊不知我秦氏一族能一统六国最大的助力却是那柏氏一族!柏氏一族擅长先天八卦,又拥有农桑水利驯兽之术,为我秦国驯养战马,开垦良田,兴修水利,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帮助,我秦氏一族才能积累下征服六国的资本,同时柏氏一族中的帝师一脉专修先天八卦,推演天下大势,为我秦国征服六国出谋划策,经过我秦国数代人的苦心积累终于在我手中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,
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柏氏族中帝师告诉我一个足以颠覆天下的秘密,龙脉,龙气,气运,看似是庇护华夏的好东西,但实际上也是一道枷锁,它深深束缚住了华夏的发展,有气运存在一日,所有帝王的头上都会悬着一柄刀,因天起,因天而亡,说不定什么时候,天道看你不顺眼,你得王朝便突然分崩离析化作前程旧土!
寡人也曾向柏氏一族追问过为何不早点将这个秘密说出来,他们却说,此秘密只有天下共主方可掌握,不是不想说而是当时的秦国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,秦国也不具备那个资格,只有一统天下的君王才会受到神魔之气的影响,只有切身利益受到威胁,将风险与君王混绑在一起,君王才会切身实地的去解决神魔之气的麻烦!
寡人想要帝国千秋万代,这神魔之气九州气运就成了帝国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,寡人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出现,于是寡人便向柏氏一族寻求解决此事的办法,
经过夏启铸造九鼎的失败之后,柏氏一族也一直在摸索更加稳妥的解决办法,这些年柏氏一族历经夏商周三朝,一千多年光阴,都在照看九州鼎,同时将九州鼎的气运收纳于九州鼎之中,可以说当时的九州鼎凝聚了华夏大半的气运,他们想出的办法便是将九州鼎打碎,用天下兵刃的之煞气慢慢磨掉九州鼎内的神魔之气,同时去泰山封禅,向上天宣战,斩断九州与神魔之气的见的联络,铸造十二金人,勾连九州地脉,凝结人族气运,以人族气运对抗神魔之气。
结束人族依靠神魔之气才能赖以生存的劣势,人族自此不需要神魔之气的庇佑,当自强不息,靠人族自身屹立于就九州大地!
于是我带了许多人前去泰山封禅,名义是封禅,实际上这是我一次,试探神魔之气,试探天下之举,我想要看看神魔之气是否真得存在,想要看看这天下除了柏氏一族之外,是否还有人知晓神魔之气的辛秘!
寡人便命人邀请了当时的显学隐学,诸子百家,儒家的亚圣,道家道子,法家法子,墨家的墨子,楚国阴阳家的阴阳大师……只要在当时堪为一家掌门人,抑或是深诩天机之道者,皆在寡人邀请之列。
可以说我带了当时最顶尖的一批人,包罗万象涵盖九州整个涉及修炼层面,远比史书中只记载的儒家多数倍不止,只是碍于某些原因,寡人并未史官随行,后面补充记载之时,也是只记载了儒家之事,故而不被后世之人所知。
我原本以为他们这群人是九州之上,见识最广对天道了解最深的一群人,可以更容易接受一些惊世骇俗的东西,我曾问过他们如何看待天道,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,却依旧是一群井底之蛙,苍天之下的一群困徒,只知唯唯诺诺祈求苍天的力量,却不知苍天本就是无情的……
听到的他们的回答,寡人大失所望,连告诉他们神魔之气真相的原因都懒得告诉,
我问他们该如何祭天,儒家那群腐儒却告诉朕要遵循周礼~周朝敬天遵礼,一切都按照天道循规蹈矩,可结果呢,周朝一样灭亡了,周朝不过是天道之下那条最听话的宠物狗,比起夏商两代,周朝更加迷信九州鼎的力量,他们相信只要气运在周,顺应天道,周朝便不会灭亡。周文王姬昌曾在机缘巧合下接触过先天八卦流传下来的副本,痴迷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