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憧憬-《哈利波特之晨光》
第(1/3)页
如果对女人来说,选择是一种难事,那么对男人来说,有的时候他们不得不被各种外力逼迫着去面对一些问题。
这些问题有一个统称,名叫“责任”。
和女孩子鬼混的时候很开心,如果她怀孕了他就要负责;在一片土地上享受和平安逸的生活很开心,当这片土地遭到威胁的时候他就要负责守护这片领土。
男人随着年龄增长,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沉默,需要休养时沉默,需要疗伤时沉默,需要专心思考时沉默,又偏偏女人喜欢用听觉恋爱,因此女人非常容易误解男人的沉默。
语言不只是会用来说情话,也有可能是用甜言蜜语掩饰的谎言,拉文克劳的幽灵海莲娜也被伏地魔给骗了。她母亲的冕冠被黑魔法玷污,简直就像是智慧本身被侮辱了。
所以,波莫娜对洛哈特那种有漂亮外表、夸夸其谈的男人没什么兴趣。
她的年龄比西弗勒斯大,因此格外难以接受一个年纪比她小的人心智比她更成熟的事实。
就一般人而言,年纪越大越成熟,但有那么一些人,即便年龄不大,只要阅历够多,也会比年纪大阅历少的成熟。
女人教男孩成为男人和男人教男孩成男人的方式差很多,可怕的老师才不会和阿不思一样“循循善诱”,可怜的纳威,他又惹着老蝙蝠了。
魔法即强权,这是新校长先生的风格,他才不会搞什么民主和平等,哈利可以叫西里斯名字,德拉科敢这么叫他的教父试试。
强势的人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很不好惹,每次西弗勒斯在学校里出没,学生们远远看到他,就跟摩西分红海一样自动闪开一条路,也就哈利波特敢跟他对着干。
孔子的教学方式是言传身教,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和其他同学的言行记录下来组成了论语。
苏格拉底用提问来进行教学,他并不把结论直接教给别人,而是指出问题所在,并一步步引导人最后得出“正确”的结论。
他认为,在学生的脑子里“正确”的答案已经存在,只需要问正确的问题就能将它们给启发出来。
例如一位青年,一心想当政治家,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,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:
苏问:虚伪应归于哪一类?
青年答:应归入非正义类。
苏问:偷盗、欺骗、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?
青年答:非正义类。
苏问: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,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?
青年答:不能。
苏问: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,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?
青年答:这当然正确,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。
苏问:那好吧,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。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,精神面临崩溃,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,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,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?
青年答:应算是正义的
苏问: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,父亲骗他说药不苦、很好吃,哄他吃下去了,结果治好了病,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?
青年答:应属于正义类。
苏问:如果一个人发了疯,他的朋友怕他自杀,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,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?
青年答:是,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。
苏问: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?
青年答: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。
从这一段对话可以看出,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: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,启发诱导,层层分析,步步深入。
在无间道里,韩琛用杀人放火的钱修桥铺路,这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?如果是非正义的,那么不将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让那个人和梅洛普一样死于贫困,让一个孩子在缺失爱的环境里长大,成为伏地魔那样的人,这又是正义的行为吗?
再例如:苏格拉底与一个士兵讨论“什么是勇敢”时这样提问:
苏:什么是勇敢?
兵:勇敢就是在情况变得艰难时能坚守阵地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