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农村企业社区建设的设想-《重生官途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如果让富强村的村民共同富裕,这个课题是李安过完年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
    首先富强村的自然环境就是摆在李安面前的最大难题。

    富强村山地多平地少,这就限制了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扩展,

    其次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比如矿产、煤田,也就没有可以开采的资源来增加收入。

    最后就是没有便利的交通,这也是限制村里发展最关键的因素。

    结合以上三点,想要找出一条让全村人共同致富的法子太难,在李安看来就是一道无解题。

    直到某天李安上网翻看新闻的时候,无意间看见一篇文章,是关于福特公司给员工涨工资的故事,给他很大的启发。

    1914年1月5日,亨利·福特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改革措施:将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从九小时减少到八小时,日薪却从当时的2.5美元提高到5美元起。

    要知道当时美国其他的公司的日薪只有2美元,足足多出了2.5倍。

    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亨利·福特疯了,但是亨利·福特却有自己的想法,他认为:

    如果连生产汽车的人都买不起汽车,还指望谁来买?如果没有人买得起,他造的汽车卖给谁?

    亨利·福特希望通过涨工资,打造一个富足的产业工人阶层,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中产阶级。

    有了富裕的中产阶级,这些人才有能力购买从福特流水线上生产的汽车。

    在亨利·福特推出5美元“新政”之后,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开启了全球化扩张的腾飞之路。

    1923年,美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00万辆,人均0.135辆;到2014年的数据是2.6亿辆,人均0.816辆。

    后来有人称,亨利·福特把美国变成了车轮上的国家,这句话他当之无愧。

    这一条看似和农村致富无关的新闻却给李安打开了一条思路。

    福特是把他的工人升级为了“中产阶级”,那我为什么不能把富强村的农民转变成为“产业工人”呢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