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贞锦依算一算,还好可以等到大姐生产,待见过了小侄儿或是小侄女之后再出发。 而封后这样的大喜事,照例又要开恩科,今年的新科举子们很幸运地可以在明年春闱就参加京城会试,不必再等两三年。 绎之谦与绎大少爷都要进京赶考,预计一下行程,于是索性安排在下月中出发,与贞锦依一道入京。 绎大人将这番安排写了信告知江安的督办衙门,那边倒是无话,爽快给了上京的文书,嘱咐他们入京之后按时去内府登记。就连贞锦依提出的,最好让桐师傅师徒也一道进京,方便改造织机,督办衙门也答应了。 想着相聚之日无多,贞锦依几乎天天都往东街跑,若非碍着绎家媳妇的身份,东街院子又已填得满满当当的,恨不能就住到那边。 到月底时,贞绣珠按期临盆,幸得颉婶儿和掌柜娘子早已安排妥帖,才一发作,立即雇车去接了两个接生婆。 院内又有夏嬷嬷相帮,岑大妹也是生过好几个孩子的,大家七手八脚,虽忙却也不乱。 贞绣珠按照贞锦依的叮嘱,在怀孕期间时常请大夫来诊诊脉,按照医嘱调理饮食,且她平日多有操劳,活动得好,虽是头胎,生产时倒还顺当。阵痛一夜之后,于凌晨时分生下一个白胖的女娃。 接生婆的恭喜声有些干涩,以为主家见生的女娃会不高兴。 哪知贞锦依一出手,每人打赏五两纹银,两个接生婆喜出望外,精神头一振,打叠了许多好话赞颂,只碍着是个女孩儿,没法恭祝“公侯万代”之类。 岑大妹本来颇感沮丧,但见整个院子里的人无不欢喜愉悦,争相抱着那小东西,如同得了个天上掉下的活宝贝一般,方才醒悟这里的风俗和渠安乡下不大一样,并没有那么轻贱女娃,心里才觉得好过一些。 “洗三”之时,接生婆来为新生儿洗浴,颉婶儿、经二姑姑以及综娘子等人又各有随喜。两个接生婆口袋装得满满,越发善恭善颂之言不绝。 贞锦依抱着眉眼比才出生时清晰了不少的小侄女儿道:“看她这模样必是有个福气的,但愿从此以后,也给你娘带来福气,母女们都顺遂平安。不如就起名叫贞启瑞吧,取开启祥瑞之意。” 第(2/3)页